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
自去年末开始,已有地方银监局参照资管新规监管银行资管业务,但由于细则未落地,各地对资管新规理解并不一致。如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只允许一层嵌套,虽然资产支持计划(ABS)不计入嵌套,但若银行理财投资ABS,往往需要套一层信托计划,被有的地方银监局理解成两层。
多家大行、股份行高管表示,资管新规不会对该行造成太大冲击,或总体没有负面影响。银行早已开始转型,包括在资金端,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在资产端,推进非标转标等。招行等则拟设立银行系资管子公司。也有农商行表示,控制甚至适度减少表外理财、金融投资业务规模。
净值化+非标转标
资管新规下,资金从银行表外回流表内。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非标转标是标准动作。
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在工行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工行理财产品余额达3万亿,比上年增长11.4%,从存量规模和增量上都是同业第一。资管新规出台后,工商银行不会受到大的冲击,已经在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工行应对资管新规的转型准备包括:一是在资金来源端,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逐步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实现产品净值化;二是在投资端,不断地做好非标转标的研究,在资管新规要求的资产投资标准化方面进展较快,不断寻找更多的标准化投资产品;三是在风险控制方面,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不断地简化产品体系,减少嵌套,使产品穿透性更好。
建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严监管、规范金融市场对于成熟银行是有利的。“严监管对我们总体没有负面影响。”
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董秘王良在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的表外资产大约2.1万亿,其中,1.1万亿为标准债券型资产;4000-5000亿为股票型的权益类资产;非标资产份额很小,只有约2000亿元。“招行去年发优先股,强调内生增长,已经有一部分资产回表。招行不需要额外增加资本,资本充足率远高于监管要求。”
中信银行高管在2017年业绩会上表示,中信银行资管资产有1.1万亿元。去年同业资产投资主动压缩6000多亿元。现在资管资产里剔除债券投资后,其他资产占比不大。一年内到期的产品可以及时用其他方式对接,对资本充足率影响不会超过0.1个百分点,资本压力很小。
设立资管子公司
3月23日,招商银行公告拟出资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招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该申请尚需取得监管机构批准。
王良表示,设立资管子公司后资产管理业务将出现五大变化。一是经营公司化,保持资管业务独立经营独立承担风险,向先进资管公司看齐。二是产品标准化,资管产品过去非标很多,未来主导的是股票、现金管理等标准化资产。三是理财净值化,净值化产品打破刚性兑付,投资者承担风险和收益。四是期限对标化,理财资金来源和资产保持一致,避免期限套利等。五是管理规范化,解决银行当前多层嵌套、期限错配等不利于资管业务长期健康发展的因素。
早在2015年,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就曾先后发布公告称设立类似的资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