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有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展望二季度甚至更长阶段的我国经济走势,专家表示,无论从基本面来看,还是从中长期来看,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从宏观层面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需关系不断改善。从新动能的快速增长来看,不管是新产业、新消费模式还是新动能的投资,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国民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5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分析称,与一季度经济数据相比,4月份基建投资增速回落幅度大幅收窄,地产投资、民间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长,供需两侧新动能保持较快增长,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风险下降,再叠加国内政策的微调,预计二季度经济仍将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变。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目前,外需对经济拉动作用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的工作要求,把扩大内需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在回应4月份主要指标运行出现波动的情况时,刘爱华解释称,判断经济形势尤其判断短期经济形势时,需要参照系多元一些、多角度一些,而不仅仅只是盯着一个月的变动,要从一个更长趋势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形势。
刘爱华进一步分析称,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4月份经济总体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平稳,生产稳中有升,尤其是工业生产。
数据显示,1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比一季度的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继续保持8.0%的比较快的增长。
从需求方面看,需求总体是平稳的,1至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增速和一季度基本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平缓,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投资对转型升级和优化供给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对于1至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放缓的情况,刘爱华表示,1至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是12.4%,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是不低的速度。目前中国经济整体上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投资优化供给结构。
温彬分析称,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放缓主要与去年基建投资基数较高以及近期规范清理PPP项目和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等有关,随着PPP项目清库结束,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入库PPP项目会成为银行支持的重点,基建投资增速将企稳回升,有助于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新动能加快成长
“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在经济平稳运行的大格局下,新动能在加快成长。”刘爱华表示。
从高技术制造业看,1至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1.9%,装备制造业增长9.2%,都是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的增速。
从新的主体来看,4月份新登记企业在去年比较快的增长基础上再创新高,当月日均新登记的企业超过了2万户。
从新的消费业态来看,电子商务包括移动支付这些新的业态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1至4月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4%。
从投资方面看,社会领域、短板领域的投资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互联网、民生领域的投资也在增加。
与此同时,经济的效益也在不断提升,在整个市场供需环境改善的大环境下,不管是企业的收入还是政府的收入,从去年以来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
数据显示,1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1.6%,增速是在去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1至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是6.18%,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11个百分点,在减税降费等政策的作用下,企业成本在持续下行,市场需求有所回暖。
有能力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展望二季度甚至更长阶段的我国经济走势,刘爱华表示,无论从基本面来看,还是从中长期来看,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从宏观层面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供需关系不断改善。从新动能的快速增长来看,不管是新产业、新消费模式还是新动能的投资,均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刘爱华强调,重要的是,投资结构是在持续优化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都保持较快增长,说明强动能、补短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等各方面的投资都在慢慢见到成效,对整体的供给结构改善也发挥了正向促进作用。
从微观层面看,各类主体的收入都在增加,尤其是企业的微观杠杆率是在下降的,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8个百分点。
同时,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4%,已连续21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4.8%,也连续多个月保持在较高的景气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3月份是112.3%,也是近年来的高位,市场信心在增强。由此来看,企业效益改善、市场环境好转的基础上,企业的预期是在不断向好的。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并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配套也比较齐全,居民储蓄率处于比较高位。”刘爱华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优势还是非常突出的。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马玲 发布日期:2018-05-16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