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成效显著 社保基金步入快速发展期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正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社保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已从最初的700多亿元增长至2.2万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8.44%,目前累计投资收益额已突破1万亿元。
实践证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经过多年探索,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投资管理的水平和能力在持续提升,确保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成绩单亮眼 投资收益已破万亿元
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保基金自2000年8月成立以来,已走过了18年的发展历程。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社保基金与各方市场主体共成长,通过多年的基金投资运营,已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近日公布的2017年度报告,同样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2017年,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额为1845亿元,其中,已实现收益额1011.97亿元(已实现收益率5.58%)。2017年投资收益率达到9.68%,超过年化平均收益率1.24个百分点。
观察近年来社保基金权益投资收益情况,可以发现,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已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社保基金的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升至2万亿元。2012年至2015年,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分别为7.01%、6.2%、11.69%、15.19%,虽然2016年投资收益率较低,但随着市场转好,2017年投资收益率再次走高,超过了历史平均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年末,我国社保基金的累计投资收益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相较于2001年年末的9.67亿元,增长逾1000倍。
原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1万亿元的投资收益,意味着社保基金18年来管理资金总规模的四成都来自于投资收益。其中,还有2500亿元是复利的结果。此外,由于收益免税,可以全部滚存,可以期待,收益额能够在后续的投资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多渠道发力 做大做强基金规模
诚然,高速增长的社保基金在成本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但通过多种渠道灵活进行资产配置和管理,也是做大做强社保基金规模之道。
据了解,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对社保基金进行资产配置时,主要采取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方式,除了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之外,也可以配置股票和一部分的股权和境外资产,以此通过不同的资产配置组合来提升投资管理收益。
社保基金2003年便开始运作股票委托投资,长期持股是社保基金持仓的一个突出特征。有业内人士称,随着时间的延长,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长期累积业绩优势将愈发明显。
有关统计显示,在已发布2018年半年报的225家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持股的重仓流通股共有35只。而在这35家上市公司中,有31家公司业绩同比增长,业绩增速达到两位数以上的多达23家。
实际上,适时根据短期市场变化,来对战略配置作出战术调整,有助于推进投资管理业务创新,优化提升社保基金投资绩效。近年来,社保基金获准可以直接投资战略性新兴民营企业,其在2015年便以5%的比例战略入股蚂蚁金服。今年5月份,王忠民曾在杭州表示,随着蚂蚁金服估值的提高,社保基金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粗略浮盈已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而近日,社保基金战略投资企业又有新动作。据悉,7月底,社保基金拟向中国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资70亿元,目前已经签署了交易协议。作为我国四家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长城资产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公众公司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也将为公司未来的公开发行上市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了进行投资资产配置之外,社保基金的资本补充也是其做大做强受托规模的重要支撑。
除了财政拨款之外,各地委托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也是社保基金管理的基金组成部分。人社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已经有14个省(区、市)与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目前签订合同的总金额达到5850亿元,其中3716.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此外,划分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正式落地,业内预测,国有股权按照10%比例划转,推算至少有10万亿元规模将充实社保,这对于做大做强社保基金总储备也具有重要意义。
理顺职责关系 着力防范投资风险
社保基金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需注意,由于社保基金是专门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用于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和调剂,其风险偏好自然较低,其首要任务也是在保障基金安全基础上保值增值。
因此,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实际上也是在监管的红线内,根据市场变化来进行动态调整的。
一方面,随着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隶属关系,从国务院调整至财政部管理,这成为社保基金理事会成立以来的重要变革之一;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在逐渐加大。此外,由于国内外金融市场具有复杂多变性,产生的交错性金融风险也需警惕。
一面是机构改革的新变化,一面是经济风险和压力,对于社保基金而言,在新的监管体制下继续安全运营社保基金,如何理顺管理关系、提升投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据了解,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社保基金切实加大了风险防控力度,落实落细风险防控措施。如加强对委托投资机构和重大投资项目的调研检查,开展风险监测预警,严格信用债风险管理,加大对重大投资项目合规风险监控,主动识别、有效化解合规风险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基金投资经营机构,社保基金不再明确行政级别,这样可以更好发挥出市场化功能。可以期待,在理顺与财政部等部门的新关系之后,社保基金将变得更为专业灵活,更好地履行保值增值功能。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陈彦蓉 发布日期:2018-08-13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