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方面应对全球经济金融局势变革
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局势正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的困扰,风险因素的增加令全球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11月20日,工银国际与财新传媒在京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的“2018国际投资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十余位来自海内外政府监管机构、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和金融机构的代表围绕全球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扩大再开放以及新经济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变革,令身处其中并且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中国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工银国际副行政总裁王巍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全球经济迈出危机10年,进入复苏通道。然而,全球贸易摩擦升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全球化格局面临重构。与此同时,金融市场波动性很大,货币和债务等风险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放大。
“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香港资本市场作为内地与全球对接的桥头堡,在推动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融合、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大有可为,中资持牌机构同样会有更多作为。”王巍说。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乘风破浪,不断前行。面对当前全球经济的变化与挑战,中国继续坚持扩大开放的信念,并且采取新举措应对挑战,寻找到发展的新机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应当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
刘世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依靠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在合法引进技术的同时加快推动创新。刘世锦进一步表示,要想实现国内高质量发展、国际高水平开放,都要求必须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市场经济体系。
“全球市场经济体系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也处在发展变革之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所作所为是对市场经济规则的倒退。”刘世锦认为,中国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受益者,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各国市场经济体系之间的竞争。尽管中国是一个后来者,应该也可以对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发展作出应有的重要贡献。中国应当确立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双高”目标。
除了对于开放问题的讨论外,“新经济”也成为论坛的另一项重要话题。蚂蚁金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在论坛上就如何通过科技激发新金融,并且让新金融服务新经济发表主旨演讲。井贤栋认为,从微观的企业层面来看,如何让资金流入小微企业这一经济的“毛细血管”中,成为关键问题。从蚂蚁金服的实践经验来看,移动支付让偏远地区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缩小了地区发展差距。此外,科技助力小微经营者搭上了数字化快车。井贤栋表示,小微贷款“310”,即“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以及0人工干预”,以及小微关怀“212”保险理赔,即“2分钟申请,1秒钟审核,2小时到账”,让小微商家后顾无忧。“网商银行及前身阿里小贷已经累计为超过1100万户小微经营者提供了超过2万亿元的贷款支持。其中为460万户农村小微经营者提供了4100亿元贷款支持。”井贤栋进一步表示,蚂蚁金服还推出了助力小微经营者数字化转型的“码商成长”计划,提升经营能力的“小微课堂”等,并且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小微经营者的服务。
吸引子咨询创始合伙人石磊在“新经济发展——拥抱与赋能”的专题讨论时表示,在新经济中,许多行业的商业模式都不同,新经济行业中商业模式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但同时也意味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外,新经济行业技术推陈出新的速度非常快,这对金融投资者而言,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石磊进一步指出,事实上,金融不但起到资源配置和资金融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都需要进行控制。
另外,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张春认为,应当鼓励新经济和“老经济”相结合,尤其是与服务业的结合,鼓励创新,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小红书合伙人曾秀莲则认为,需要关注年轻人。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下一个3年到5年,需要把握新一代的年轻人需求,满足其物质和精神的消费需求,把握未来。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刘燕春子 发布日期:2018-11-21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