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
“2019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危中有机。”日前,在“2018界面·财联社财经年会”上,针对2019年中国经济形势,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表示,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发展质量会有所提高。
“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这是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精准研判。高尚全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有能力在“变”和“忧”当中抓住机遇。近期民营企业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民营经济对社会的贡献有“56789”的说法,即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今年来,民营经济遭遇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这既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等外部因素的原因,又有民营企业自身负债过高、盲目扩大的原因。对于民营企业遇到的融资、生存发展等问题,中央高度重视,高层密集喊话为民营企业家提振信心。此后,各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纾困措施,并不断创新金融支持工具,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保证政策落地。无论是在信心、预期方面还是在解决实际困难方面,纾困民企系列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也反映出我国在应对危机时能够抓住机遇,转危为机。
银行等金融机构是纾困民企的“排头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蔡锷生认为,金融服务的是整个市场,而不仅仅是某一个群体或者某一类所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对社会有“56789”的贡献,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好的时候一哄而上,遇到困难就抽走”这样的问题?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确实,目前在政策层面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力号召下,各金融机构纷纷“慷慨解囊”接济民营企业发展,但这样支持没有了政策的鼓励能够坚持多久?蔡锷生表示,当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企业不良资产形成的历史原因以及如何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相对接。要正视金融服务整个市场这一事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才能更进一步。
长江商学院金融MBA项目副院长李海涛认为,短期看,经济要靠货币政策或者财政的支持;长期来看,必须继续深化改革。“2019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很大考验,在明确的经济目标的指引下,未来经济怎么走取决于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蔡锷生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提振信心,也就是再三被提起的“稳预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中国经济何去何从?高尚全提出了四个坚持。第一,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即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重申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二,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道路来之不易,必须要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原则,同时营造和谐的政企关系。第三,企业改革要坚持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深刻: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是能够有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活力的改革路径。第四,要保护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尊重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只有尊重每一个奋斗的经济个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才能有进一步释放的可能。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安心谋发展的定心丸。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徐贝贝 发布日期:2019-01-09 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