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依托北斗筑牢“防外破”安全网
1月21日,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辖区自去年9月起未发生一起外力破坏输电线路事件。此情况的实现,得益于该公司依托北斗系统建立的“北斗定位智能防外破系统”。
据了解,余姚市近年来因特种车辆施工而造成输电线路被外力破坏的事件频繁发生,对输电线路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停运,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更带来巨大威胁。
传统的输电线路防外破手段主要采用“人防”方式,一方面派人在事故多发地24小时“蹲守”,另一方面组建团队在线路保护区内无差别巡视。随着余姚电网规模增加,这种方式人力投入大、成本高,但效果甚微。
为有效防范电力外破事件发生,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依托北斗系统,构建多维全景感知、主动式预警、智能化决策的“北斗定位智能防外破系统”。依据线路发布、设备状态、型号等信息,建立一张“余姚线路电子地图”。同时,在重点线路周围设置保护区域——“可视电子围栏”,并为特种车辆安装北斗定位终端。利用北斗系统的定位功能,一旦监测到吊机、挖掘机等特种车辆在“电子围栏”内施工,系统则立即向电力工作人员发送包含特种车辆位置、车牌号、司机联系方式等信息的预警短信。
“有了这个系统,就相当于有了一双24小时全天候盯防的‘眼睛’,只要特种车辆进入电子围栏范围内,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第一时间接收到消息,根据现场情况立即进行处置。”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
自2020年9月初投运以来,“北斗定位智能防外破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35千伏、110千伏外破管控压力明显减少,并在此期间无一起外破事故发生,有效地保障了迎峰度冬期间余姚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
后续,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还将为余姚市在册的520余辆特种车辆安装北斗定位终端,持续依靠北斗系统做好电力外破风险管控工作,争取在2021年保持输电线路零外破的效果。